你是否也用過某些品牌的 AI生成網站工具,想著「這實在是太方便了!還省了一筆費用」?
我也認同 AI 的進展為我們帶來很多可能性,但基於專業,我有責任提醒各位:若忽略策略與長遠規劃,最後很可能繞了大彎、耗了大把時間,還是得回頭找網站公司救火。
隨著 AI 技術發展迅速,愈來愈多企業開始嘗試「用AI模型生成網站」、「用 AI 設計網站視覺」,甚至有平台宣稱只需「一鍵」就能完成企業網站。然而,看似快速便宜的方案,背後卻潛藏許多風險,許多企業主在導入後才發現,這些「網站產生器」無法滿足品牌經營需求,甚至拖累後續行銷與營收成長。
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AI網站設計的 5 大隱藏陷阱,也會告訴你:為什麼工具只是輔助,策略才是核心。若你希望網站成為品牌推廣、形象塑造及營收轉化的關鍵資產,就必須謹慎看待這些問題。
- 陷阱1:品牌完全沒辨識度,AI生成網站看起來跟別人一樣
- 陷阱2:AI網站設計SEO表現差,找不到你的網站
- 陷阱3:訪客不買單,AI設計的網站轉換率低到嚇人
- 陷阱4:AI生成網站後續想改版或加功能?難度超高、費用更貴
- 陷阱5:AI生成的網站安全性與法規風險,賠錢又傷品牌
- AI生成網站常見QA
- 結語:AI生成網站若缺乏策略,只會放大問題

陷阱1:品牌完全沒辨識度,AI生成網站看起來跟別人一樣
許多 AI 生成網站依賴模板組合設計,造成大量網站外觀高度相似,難以建立獨特的「品牌辨識」。即便調整配色或圖片,整體版型、字體選擇及內容呈現方式仍停留在制式化的模樣。

品牌網站的最大價值在於彰顯獨特性。如果訪客覺得「這網站似曾相識」,品牌印象就難以深植人心。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,差異化正是吸引潛在客戶、強化記憶點的重要關鍵。
品牌辨識度影響層面 | AI 生成網站表現 | 客製形象網站表現 |
---|---|---|
視覺獨特性 | 低(模板化設計) | 高(量身訂製) |
品牌記憶點 | 弱(缺乏特色) | 強(專屬語言) |
競爭差異化 | 無 | 有 |
消費者信任度 | 普通 | 高 |
小編的話:很多客戶找我們時第一句就說:「我們的網站一定要跟同業不一樣!」,有些甚至連品牌翻新都一起交給沃德。由此可知,其實很多企業還是了解品牌識別的重要性,只有把品牌精神一路延伸到網站設計,讓每個載體接觸點的視覺、語氣、互動都一致,受眾對品牌的認知和體驗才會完整、連貫,而這份一致性能同時加深記憶度、提升信任感並推高轉換率!
陷阱2:AI網站設計SEO表現差,找不到你的網站
用AI製作網站雖能快速產出,但常因代碼結構、內容規劃與技術細節影響網站SEO。搜尋引擎若無法正確理解網站內容、缺乏能被讀取資料的網站結構跟資料標籤,即使網站上線也難以被潛在客戶找到。
SEO 缺陷 | 影響說明(AI 生成網站 SEO) |
---|---|
技術 SEO 不完善 | 代碼冗長、載入速度慢,降低收錄 |
內容策略缺乏深度 | 無法鎖定行業關鍵字,吸引力不足 |
缺乏在地化優化 | 無法命中在地搜尋行為,曝光不足 |
關鍵字研究不足 | 僅用熱門詞,缺少精準流量 |

我想你也不會希望,請員工用AI產了網站後才發現:自己人根本無法操作SEO,連行銷廠商也拒收,只因為這個AI網站結構不利於搜尋引擎爬取與技術優化,連基本的關鍵字布局、Schema標記和追蹤碼都套不上,結果花了大把廣告費,卻依舊拼不過競爭對手的自然流量。
👉 延伸閱讀:
1. SEO 是什麼?SEO 優化與企業網站之間的關聯性
2. 10 大 SEO 關鍵一次看懂,快速掌握提升網站排名秘訣!
陷阱3:訪客不買單,AI設計的網站轉換率低到嚇人
建置網站的最終目的不是「展示」而已,更在於促進訪客轉換(購買、預約或留下需求)。然而,AI生成的網站往往只求快速上架,未必能真正符合品牌的商業目標。以下是我們整理的影響轉換率的常見原因,也供你參考:
影響轉換率因素 | 重要性 | AI 網站表現 | 改善方式 |
---|---|---|---|
頁面載入速度 | 極高 | 普通 | CDN 加速、圖片壓縮、程式碼優化 |
使用者流程設計 | 極高 | 模板化 | 使用者旅程分析、個人化流程設計 |
行動裝置體驗 | 極高 | 模板化 | 響應式布局、觸控友善介面 |
信任感建立 | 極高 | 基礎 | 顧客見證、案例展示、專業認證 |
轉換元素設計 | 極高 | 基礎 | CTA 優化、表單簡化 |
價值傳達 | 高 | 普通 | 清晰價值主張、差異化說明 |
內容品質 | 高 | 普通 | 專業內容撰寫、SEO 優化 |
小編的話:通常企業並不會將自己公司的營運發展策略、品牌目標放到公開網路上。有些品牌故事跟發展歷程仍然需要透過專業訪談、解讀、分析,並進行線上現下的行銷策略擬定與商業設計一層一層佈局,才能真的「有人味且貼近需求」,這就是AI無法取代某些人類專業的原因。
陷阱4:AI生成網站後續想改版或加功能?難度超高、費用更貴
使用AI設計網站真的很快對吧?但大多數採封閉式架構(靜態網站),未來若你們想要增加功能或改版,就會面臨極高的困難度與額外費用;或你那時候可能會發現,公司對網站的需求程度已經高於過去,需要的前後端架構更加複雜,視覺要求也更高了。
改版挑戰 | 說明 |
---|---|
平台鎖定 | 資料無法遷出,彈性不足 |
擴展性有限 | 功能升級昂貴,缺少方案 |
維護依賴高 | 自行維護困難,平台常無支援 |
為了幫助你理解什麼是封閉式架構跟開放式架構的差異,我們整理一個表格讓你能清楚理解及選擇適合自己的網站架構。
動態網站 vs. 靜態網站架構比較
比較面向 | 靜態網站(封閉式) | 動態網站(開放式) |
---|---|---|
架構特性 | 預先生成的頁面,無法變動 | 後台與資料庫相連,可依需求生成頁面 |
資料儲存 | 網頁內容寫死在 HTML 中 | 內容存在資料庫中,前台動態讀取 |
延展性 | 功能固定、難擴充 | 可擴充模組、整合 API |
適用對象 | 測試、短期宣傳頁、小型網站 | 有長期經營電商、會員系統、後台管理需求者(需持續擴充) |
維護方式 | 更動需改 HTML 檔案 | 可透過後台或 CMS 編輯更新 |
其實若需求不高的話,靜態網站也能解決許多工作需要,但如果企業需要因應市場快速變動(例如疫情期間新增線上服務),那AI生成網站平台則可能導致錯失商機。以米洛觀點而言,品牌無論是要做線上行銷、只需要短期的一頁式網站,或是有長期經營品牌的策略規劃,選擇一個可持續擴充、靈活管理、易於維護的網站架構,才能真正長期支持品牌發展。
陷阱5:AI生成的網站安全性與法規風險,賠錢又傷品牌
最後,也是許多企業容易忽略的問題:安全性與法規遵循。
AI網站雖提供基本安全保障,但多數品牌無法自主控管資料或依自身需求調整安全防護,尤其在涉及客戶隱私與法規時,問題更顯嚴重。這樣說或許不好理解,簡單來說主要風險有以下幾點:
1.資料主權與保護不足
AI網站平台大多是封閉系統,企業通常無法得知網站資料實際儲存在哪裡,也難以自行設定備份週期或刪除資料。更重要的是,當你無法控制資料的收集、儲存與使用方式,等於在法律責任上處於灰色地帶。
舉例來說,若你無法確認使用者資料是否存放在台灣境內、是否加密備份,將可能違反《個資法》或 GDPR 等國際資料保護規範,導致潛在法律糾紛與罰款。
2.法規遵循有限,無法客製調整
不同產業對網站功能、流程與資料處理方式有嚴格規範,例如:
- 金融業需符合金管會的資料安全與交易流程規範
- 醫療業需遵守病歷資訊隱私與雙認證登入
- 上市櫃公司則有 ESG、資訊揭露的公開要求
AI網站生成平台往往是套版式操作,無法針對這些產業特定規範進行後台設計、資料流程優化,讓企業在需要符合法規的壓力下寸步難行。若你是負責企業官網的職務,那麼我們建議你應該再三思考這個風險考量。
3.資安事件應變力低,品牌信任受損
當平台本身發生資安漏洞或受到攻擊(如DDoS、惡意程式入侵),你無法即時得知狀況,更無法自主修復或介入應變。唯一能做的,往往只是等待平台公告與修復。
而在這段期間,用戶打不開網站、資料遭竄改、訂單無法正常處理及應對,品牌信任將大打折扣。更別說若攻擊導致資料外洩,損失的不只是一筆交易,而是整體企業聲譽。

以上只是列舉幾個大風險,其他的常見安全面向還包括SSL憑證管理、備份控制、後台訪問權限...等,若無法自主掌握,或交給你信任的團隊管理,那麼真的出現問題時,你的品牌聲譽就會面臨極大風險。
真正安全、合規、可控的網站,應該是你能夠掌握後台、選擇伺服器位置、設定權限與備份,並能依產業需求調整流程的架構——這也是「動態網站架構」所具備的彈性與專業。
AI生成網站 問與答FAQ
1. 我目前的網站其實只是想簡單展示而已,用靜態網站不是比較快又省嗎?
答:是的,靜態網站在初期看起來確實比較快也省成本,但問題在於「它不適合長期使用」。當你未來想要整合表單、自動寄信、做SEO或再行銷時,就會卡關。建議思考網站在半年到一年後的使用情境,再來決定用什麼架構比較划算。
2. 我們公司內部沒技術人員,AI網站不是剛好很方便嗎?
答:如果你只是想做一個臨時頁面或 Landing Page,AI生成工具確實方便。但企業網站是每天都在與顧客互動的門面,一旦內容需要更新、功能要擴充,你沒有技術支援的情況下,維護與應變會非常辛苦。這時候選擇一個「可以讓你信任的人幫你顧後台」的動態網站會更安全。
3. AI網站不能自己加上GA追蹤或FB像素嗎?我們想看數據欸。
答:有些平台可以手動貼上追蹤碼,但不一定支援GA4事件追蹤、像素轉換追蹤、自定義事件等進階功能。而且沒有後台,你們很難自行驗證是否正確運作。更不用說如果哪天要做A/B測試、再行銷分群、CRM串接,那就更無從談起了。
4. 我們真的還在觀望中,想先用AI測試看看再說,這樣可以嗎?
答:測試沒問題!但請先釐清「你想測試的是什麼」:如果是測試品牌形象、SEO曝光、轉換成效,那AI網站可能會讓你得到錯誤結論,因為它不是最理想的驗證平台。如果你只是測試視覺或文案風格,那可以用別的方式進行,例如Figma或一頁式Landing Page。
結語:AI生成網站若缺乏策略,只會放大問題
AI 網站工具確實能滿足「速度」與「預算」的初期需求;但若你期望網站成為品牌長期資產與競爭優勢,策略與專業技術 才是真正核心。
在選擇任何生成網站的工具前,建議你先思考:
- 我的品牌定位與形象是什麼?
- 目標客群行為與需求為何?
- 我希望透過網站達成哪些商業目標?
- 競爭對手如何佈局?我如何脫穎而出?
- 未來如何擴充與更新?
唯有從策略出發,工具才能發揮最大價值。若你正要建立或優化網站,建議你與專業團隊合作,訂定專屬品牌的長期藍圖,打造真正具韌性的數位資產。

